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应社会现实,更好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为一体,从而激活经典,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帮助学生理解并把握新时代的精神特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改革试点的重要环节。
在继前几次外出访学、哲学书茶会、课堂演讲辩论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创新之后,在2019年10月31日上午的课堂上,为了深入浅出讲好剩余价值理论,马军老师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小案例,在历史、理论与现实的交融中,帮助大家悟透原理,并获得启发。
2019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八个相统一”要求,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了贺苗、陈诚平、马军、刘远亮等四位思政课骨干教师,经过一个暑假的集体备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开设了思政课改革试点课。
课程一开始,马军老师先向大家抛出一个问题:“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回答:“城市”“科学技术”“商品交换”……马军老师顺着大家的思路进一步提出,“商品交换在现代社会正式确立的根基是什么?”在大家一番讨论之后,马军老师给出了答案:“资本。”接着,马军老师引入一个案例,向大家展示了货币与资本的根本区别,并通过这个小案例将全部剩余价值理论串联起来。
为了使原理讲授更加形象生动,马军老师除了借助案例一问一答层层推进外,还通过播放视频短片向大家展示欧洲奴隶贸易、19世纪欧洲工人阶级的悲惨处境、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让大家直观感受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在课程的最后,马军老师引导大家进一步思考学习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指导大家学会运用剩余价值理论回应社会现实,让大家认识到,剩余劳动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劳动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但资本主义却使剩余价值无法返回劳动者,使劳动处于异化和被剥削状态。马军老师进一步引导大家认识到,通过发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提高驾驭市场和资本的能力和水平,更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因此,大家要树立正确的资本观,发扬好时代精神,更好将劳动创造价值与自我价值实现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改革试点课正在继续,课程改革效果已初步显现,后续改革中将在不断增强课程政治性、学理性的基础上,广泛采用互动式、探究式、启发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更有时代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采用5G通讯、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手段,邀请各方面专家走进思政课堂,精心组织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开展研学沙龙,扎实推进经典研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并以学生的获得感作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评价标准。希望通过改革,探索思政课“金课”建设标准,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促进思政课质量水平整体提升,更好地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吴闻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