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动态 -> 正文

厚植家国情怀,强化理性认知——疫情期间“纲要”课的网上教学实践

时间:2020-03-17 浏览量:

厚植家国情怀是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而“纲要”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在近现代历史的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对民族国家的情感认同,激发其为民族和国家奋斗的大局意识和担当精神。全国上下齐心合力抗击疫情的责任担当,是现实中家国情怀的彰显。自网络授课以来,马新蕊老师根据大一学生进入高校后普遍存在的学习生活目标不明确的迷茫,以及学生分享的身边的抗击疫情的故事,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一方面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价值的实现建立在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上,一方面以课堂互动的形式,入情入理地分析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吸引了部分学生家长旁听课程。

大一学生因为失去中学学习、生活明确目标,在进入大学容易陷入目标缺失而带来的迷茫。马新蕊老师在开学第一课中,就以往届学生为案例,引导学生在短期内确定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目标;根据大一学生在逻辑思维、问题意识、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不足,在作业问题设计、提交等方面,尽力弥补学生的上述不足。

图片4 图片3

有学生讲述医务工作者的父母,曾经在孩子专业选择上因为辛苦不希望孩子选择医学专业,但在抗击疫情期间却全力以赴的情况。马新蕊老师点评时告诫学生:每个人的社会角色都是多重的,是父母、是子女、是工作骨干等等。父母对孩子专业的干预是出于父母亲对子女的亲情呵护,父母抗击疫情的全力以赴是父母的职业担当。每个人的角色是多样的,其职责也是多样的,但任何角色责任担当是不能缺失的。有学生讲述自己的外公、哥哥在抗击疫情一线故事,强调受他们的影响,更期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未来发展中,为国家、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马新蕊老师强调:这样的分享不仅仅是故事的讲述,更是自己的青春承诺书。

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是“纲要”课的重要内容。马新蕊老师通过提前布置作业和课堂提问,用学术理性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相关历史问题。在思考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问题时,引导学生查阅中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命运,切身体会没有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根本前提;思考“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昧于时代潮流,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主要内因’问题”,布置课后作业在下节课分享互动。为更好地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互动提问的同时,根据学生回答,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功能、个体经济的致命的弱点,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其绝对平均的不现实性、不可操作性,使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中学的基础记忆,而是理性的认知上。

图片6 图片7

bd04233bbe52e10f25b6d7e29fc1e68 106d1ef35720664189957221040783a 58b8ee34ea8bf20d4303c4cfa5b3064

网上授课以来,马新蕊老师的“纲要”课互动频繁,学生参与度高,受到学生好评,下课了学生还会感觉意犹未尽。马新蕊老师表示,会不断探索线上教学的更优方式,更好地发掘“纲要”教学厚植家国情怀地功能,用学术的理性引导学生感受思考的魅力。(审核/吴闻川)

上一条:双语课堂上认识中国特色,新闻速递中加强国际比较——疫情期间“原理”课的网上教学实践

下一条:马原系研究生专业课试讲活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