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理解和切实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要求,准确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2025年3月23日15:0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雨辰教授做客我校翱翔灵犀学术殿堂,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208会议室为学校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论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矛盾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构建》的精彩讲座。本次活动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马克思主义学院鲁杰教授、曹瑜教授、吕天择副教授与学校师生40余人参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鲁杰教授主持。

报告伊始,鲁杰教授对王雨辰教授来校为学校师生开展专题讲座表示欢迎和感谢,向参会师生隆重介绍了王雨辰教授的简历及主要成果,高度赞誉其学术成就与独到的见解。

王雨辰教授首先从“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矛盾与当代西方生态思潮对这一矛盾的解决”进行展开,指出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矛盾主要是指生态文明理论的地方维度与全球维度、现实维度与理想维度之间的矛盾,分析了当代西方生态思潮发展的三大流派:生态中心论的“深绿”思潮、现代人类中心论的“浅绿”发展思潮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西方所有生态思潮都包含有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矛盾,但由于理论基础、价值立场的缺陷,都没有解决好这一矛盾。其次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矛盾的科学解决”,指出实现价值立场的转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解决生态文明理论内在矛盾的前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追求是实现“真发展”与“好发展”的辩证统一,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科学方法论,也决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应有的价值取向。最后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应有的方法论与价值追求”进行了阐释,明确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基础;必须捍卫中国的环境权与发展权;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环境正义”价值取向。
在交流讨论环节,师生围绕“生态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区别”“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环境正义与生态正义”等问题积极踊跃地向王雨辰教授请教,王老师以其独特的见解对相应问题给予解答,并赢得师生一致好评。

会议最后,鲁杰教授代表学院对王雨辰教授的莅临开讲表示由衷感谢,对讲座内容作了精彩总结。通过此次学术报告,与会师生明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中国践行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科学指南,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美丽中国与和谐美丽世界的科学方法论,深刻把握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

文:王慧新
图:王慧新 谢琳
审核:耿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