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4·25中国人民大学讲话,“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青春号召,切身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特色文旅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2022年6月30日-7月2日,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筑力”实践队在高旭红教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勉县、南郑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暑期调研。
留坝县——生态强基固本,旅游提质增效
6月30日,实践队奔赴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乡村振兴示范村进行实地考察。首先来到马道镇沙坝村,参观高山花卉特色产业大棚与户外亲水营地,深入调研生态产业与旅游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点与突破点。随后,实践队来到武关驿镇河口村,与镇、村两级干部围绕村庄基层党建、“1+3+N”治理体系、“四养一林一旅游”、“两会一屋一榜”、“生态全域旅游”、乡村文明与法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最后,实践队受邀来到留坝县乡村振兴局与乡村振兴副局长、组织部、文旅局、住建局、人社局、宣传部、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与生态环境局等多位领导干部开展座谈会,深入学习留坝县“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的致富模式以及十年来留坝县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衔接期的具体举措与亮点工作。
勉县——传承弘扬蜀汉文化,农旅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7月1日,实践队来到位于陕西省勉县境内的武侯镇进行调研。武侯镇位于勉县中部,山川秀丽,是县级乡村示范镇,同时以镇区内有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武侯祠而闻名。实践队首先参观了诸葛古镇、武侯祠、红四方面军陕南战役指挥部旧址,这些旧址再现了蜀汉文化兴衰交替与红军精神的蓬勃滋长。随后,实践队来到武侯镇钟楼村方济众故居,并与武侯镇、钟楼村干部就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相关问题,在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座谈交流。武侯镇钟楼村依托方济众先生(汉中勉县人,长安画派代表人物)故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文旅名片。最后,实践队走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地——莲水社区,深入了解社区集体经济、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以及特色电商服务平台。
南郑区——红色文化昭示初心时代青年勇担使命
7月2日,调研团队来到汉中市南郑区。上午,实践队首先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学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发展、陕南苏区人民英勇斗争和开辟红色交通线等重要革命历史事件,以及革命先烈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的革命气节。随后,调研队一行来到何挺颖烈士故居,瞻仰何挺颖烈士其人其事,深刻体会到这位天汉才俊短暂却不朽的一生。下午,实践队在副区长李艺娜、汉山街道主要领导的带领下来到汉山村史馆,围绕“汉山村·汉山魂”的主题一同忆往昔、战贫困、展未来,深入了解汉山村脱贫攻坚以来在基础设施、衣食住行、住房安全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中“五大振兴”的发展历程。随后,在红色旅游暨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上,区文旅局余忠平副局长就南郑区红色旅游如何促进乡村振兴进行专题发言;李艺娜副区长就南郑区的历史、区位、人口等方面作了全面介绍,强调会进一步利用好区位地理自然优势,谱写南郑区乡村振兴新篇章。交流结束后,李艺娜向调研队赠予了《汉中市南郑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一书,高旭红教授向其回赠西北工业大学纪念邮票,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这个夏天,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筑力”实践队在高旭红教授的率领下走出学校、走进乡村、走向田野,用自己最真切的体会来感受中国乡村近十年来的巨大变化;队员们积极结合自身所学,在与当地干部群众的交流座谈中深化了对精准脱贫、乡村振兴间关系的认识。“路虽远,不行不至;事虽难,不为不成”。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兑现自身诺言的信心与决心,并体会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伟力,正是这般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的精气神使中国大地在十年间焕发勃勃生机、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实践虽然结束,但实践队员们将继续探索乡村振兴背后的经验、路径、方法,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以自身实践行动展现未来接班人的青春风采!
实践队员心得感悟:
王曦宇:通过此次实践,我深刻的体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的发展与变化,体会到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的不易。文化的传承使得中华民族绵延不息,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振兴乡村同样要注重文化的融合,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生产力。此次实践使我看到了乡村文旅融合的新形式,未来我也将继续投身于乡村振兴研究工作当中,为我国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李秄顄:过去十年,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乡村发展释放新动能。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两山”理念为指导,将生态振兴与乡村振兴融合起来,兼顾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在巩固提升生态扶贫成效基础上,有序衔接乡村生态振兴,以党建引领作为重要抓手,以有机产业作为重要发展,以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
李美钰: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感受了这十年来农村脱贫攻坚战中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了各个示范村在乡村振兴规划中的亮点经验,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的实施情况。实践中调研的各个县、乡、村不仅从乡村振兴的五大方面统筹推进,更是依托当地的特色资源优势,重点以蜀汉文化、红色文化等为支撑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强乡村治理效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进一步将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知识,在实践中悟真知,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陈亚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走进乡村、走向田野的本次实践让我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乡村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仅是从书本上得知是不全面的;本次实践中我们受到了当地干部的热烈欢迎与全力配合,深刻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日常与乡村风貌;实践过程中全体队员们团结互助、齐心协力,顺利地完成了实践的每一环节。期待中国乡村在接下来的十年间继续焕发无限生机!
赵杨归一:南郑区之行,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和何挺颖烈士故居,不仅让我了解到前辈们为革命奋斗的故事,也让我的精神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我会以此次参观红色革命基地为契机,从伟大革命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把革命前辈“敢为人先”的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脚踏实地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承担起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和使命,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张梦珂:广阔农村大有可为。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看到了生态振兴、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完美融合。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一名土生土长的汉中人,我们应当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接好历史的接力棒,沿着红色足迹重走信仰之路,秉承先辈光荣传统,发扬先烈敢于担当、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以青春之我,贡献伟大时代,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调研由衷感谢留坝县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领导及马道镇沙坝村、武关驿镇河口村、火烧店镇中西沟村三村党支部书记对调研的大力支持;感谢勉县乡村振兴局、武侯镇党委、钟楼村与莲水社区对调研的大力支持;感谢南郑区政府、乡村振兴局、文旅局、汉山街道办及汉山村党支部书记对调研的大力支持)
团队简介: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旭红教授团队长期从事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乡村振兴方面的研究,并出版有相关专著。
文:陈亚茹 李潇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筑力”实践队
审核: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