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激励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2025年寒假期间,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组建9支实践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各实践队伍立足专业特色,聚焦基层治理、志愿服务与理论宣讲等领域,分赴政府机关、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及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探索,主动服务社会需求,自觉接受实践锤炼,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基层实习类
项目名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什邡市委员会岗位实习
实践队员:廖宇轩
实践介绍:2025年1月13日-2月13日,我院硕士生廖宇轩来到了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委实习。作为党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什邡市委以服务青少年群体为核心,致力于推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实习期间,廖宇轩协助团委书记和工作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将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管理理论等知识应用于实践,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通过实习深入了解党政机关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项目名称:“青马先锋,繁星耀政”
指导老师:许斯诺
实践队员:马子杰(队长)、刘风燚、李煜婷


实践介绍:在2025年1月20日-26日期间,“青马先锋,繁星耀政”社会实践队有幸在西安市雁塔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参与了政策咨询岗的工作。期间,主要负责解答关于减税降费、个税汇算等政策的疑问,积极协助推进“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为小微企业详细宣讲税费支持政策,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此外,还深入调研了“智慧税务”系统的使用体验,收集并提出了多项优化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系统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在处理涉税争议方面积极参与,协调解决了一系列复杂问题,展现了良好的跨部门协调与应急处理能力。这次深入基层税务一线的实践经历,不仅让实践队员深刻理解了政策执行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衔接,还让亲眼见证了数字化改革对税务服务效能的显著提升作用。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员的财税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并为优化税务服务贡献了自己的实践智慧。
志愿服务类
项目名称:阳光小马 铸剑护梦——汉中市留守儿童守护成长项目
指导老师:宁殿霞
实践队员:汪毅(队长)、廖宇轩、侯若云、王姿懿、王慧新、龚彦铭、单璐玉、李诗
实践介绍:阳光小马志愿服务队寒假期间来到汉中市,参与到当地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中。志愿队走访慰问了十余户留守儿童家庭,送去了新春的温暖。同时,志愿队参与了“伙伴计划”冬令营活动,结合总师育人文化为社区儿童送去了一堂堂微课,陪伴青少年全面成长。




项目名称:“志愿服务进社区,公益课堂助成长”
指导老师:王换
实践队员:杨嘉欣(队长)、王柯楠、杨振吉、朱静、翟文琪、张金、敖潋濒、林茂华、张佳慧、王卓昕、刘朝阳
实践介绍:2025年1月13日-17日,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服务进社区,公益课堂助成长”寒假实践队走进西安市金地西沣公元二期社区,组织开展了“金光心晴筑童梦,情绪慧风拂童朝”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涵盖课辅、绘画、手工、篮球课、声乐课等内容。实践队员与专业老师紧密配合,以个性化课程帮助社区中小学生拓宽成长空间、增强实践能力,为社区探索打造青少年课后“第二课堂”、探索“高校+社区”联动育人模式贡献青马力量,同时更加坚定了青马学子以志愿服务为桥梁助力基层社区治理的信心和决心。




项目名称:“大手牵小手,推普齐行动”
实践队员:韩艾君
实践介绍: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城乡交流、教育公平、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语言文字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2025.01.23—02.05,“大手牵小手,推普齐行动”
实践团队在四川省广元市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通过多样化活动推动普通话普及,提升民众语言文化素养,为语言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促进地区间交流的桥梁,有助于消除语言障碍,增强国家凝聚力。




理论宣讲类
项目名称:“绿盟青马行”
指导老师:许斯诺
实践队员:王慧新(队长)、马骁钰、汪毅、吴倩、李诗、林茂华、刘书铭、谢琳
实践介绍:2025年1月22日至25日,“绿盟青马行”社会实践队依托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先锋学生宣讲团,携手汉中市绿色联盟志愿者协会成功举办了融合“线上宣讲”与“线下志愿”的特色系列活动。期间,共开展理论宣讲3场次,志愿服务2场次,以及新闻宣传报道2次。这一系列社会实践不仅让学生更深入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精髓,更促使他们用科学理论强化思想武装,激励大家在未来的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




乡情民情考察类
项目名称:“走乡访民情,共筑振兴梦”
指导老师:代家玮
实践队员:杨振吉(队长)、伍雪
实践介绍:2025年2月上旬,“走乡访民情,共筑振兴梦”实践队成员分别前往宁夏隆德县和山西忻州市,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展开乡村振兴实践探索。通过参观走访,了解到宁夏隆德县以沙棘果产业为核心,聚焦自媒体营销策略,助力农产品上行。忻州市杂粮产业依托政策扶持和科技创新,推动杂粮高端化、品牌化,形成“一都八乡”品牌矩阵。实践以“产业赋能”为核心,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范例,也为全国特色产业振兴贡献了实践智慧。



红色教育实践类
项目名称:忆韶山红韵,担时代使命——“韶光新程”寒假社会实践队
实践队员:李世蓁(队长)、王俊豪、张淼煜
实践介绍:2025年1月17日至24日,“韶光新程”实践队赴湖南长沙、湘潭开展以“忆韶山红韵,担时代使命”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依托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等红色基地,通过参观及研讨交流,深入学习毛泽东同志革命历程与中国共产党在湘区的奋斗历史,既加深了队员对党史的理解与红色基因的传承,也通过协作提升了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更实现了理论认知与现实关切的双向深化。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锤炼,青马学子深化了对国情社情的立体认知,进一步筑牢了“强国有我”的使命信念。展望新征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将持续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治学精神,在社会实践中淬炼专业素养、拓展时代视野,以服务基层的创新实践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让青春在投身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理论自信的光芒,用接续奋斗谱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壮丽篇章。
文字: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队、崔晶鑫
审核:耿云辉 王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