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风采 -> 党建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精神

时间:2025-05-13 浏览量:

2024年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分享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硕士生党支部学生党员代表 孙抒祺: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指明了培养时代新人的方向。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塑造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基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积极投身思政学习,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践行思政课所传递的价值理念,以实际行动展现爱国情怀与担当精神。未来,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指引,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硕士生党支部宣传委员 张雅琦: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思政课”建设高质量推进。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们应当以“知行合一”的自觉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一方面,要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信者”,为传播真理奠定坚实学理根基。另一方面,要当党的创新理论的“青春传播者”,主动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将青年话语体系融入思政课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系硕士生党支部学生党员代表 张倩:

通过学习领会精神,我深刻认识到,思政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程,更是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不断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剧,融合朗诵、讲述、表演、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方式为一体,使参演学生、观众对党的创新理论了解更加深入、理解更加透彻。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系硕士生党支部书记 甘艳: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思政课贯穿始终,从小学的品德课,到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再到大学的各类思政课程,它们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我成长的道路。如今的思政课,内容更加丰富且贴合时代。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成为了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融合让我受益匪浅,参加思政实践活动,让我走出书本,亲身感悟知识的力量。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思政课的学习中,也期待自己能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学生党员代表 石映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鲜明,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不仅是思政教育的受益者,更应成为积极的践行者与传播者。通过思政教育的学习,我深刻领悟到爱国奉献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点滴行动中。民族复兴的重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我们必须勇挑重担。未来,我会继续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努力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党放心,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博士生第二党支部支部书记 汪毅

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一周年之际,重温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具有重大意义。一年以来,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不断助力学院思政课改革创新,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一年以来,我们支部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在大中小学开展一系列理论宣讲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讲好新时代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作为一名未来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守立德树人主阵地,在未来的工作中坚持真理、传播真理,为培养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博士生第三党支部书记 马园园:

作为博士生第三党支部书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论述既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未来青年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时代命题。以“守正创新”为方法,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面对数字时代青年思想行为的新特点,作为博士生,我们既要发挥学术优势深化理论阐释,又要创新传播方式增强吸引力。以“大思政课”为平台,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支部在赴西安长安区六十亩田户外场地参与“春天花花,为爱发声”——“艺术无残缺”星光音乐会,支部成员为此次残健共融的公益活动提供全程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博士生第四党支部书记 王心彤: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让我深刻认识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仅关系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更承载着为党和国家培育“强国一代”的历史使命。结合自身成长与学生工作实际,我认为:一方面,作为学生党员,我们是思政教育的受益者,应主动将思政课所学融入进“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同学心中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我们既要在思想上坚定信仰,更要在行动上锤炼本领,未来,我期望能以党支部为纽带,带动更多同学了解参与思政课建设实践活动。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

整理:王慧新

审核:耿云辉

上一条: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党课培训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机关党支部组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