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7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改革试点课第三讲在友谊校区智慧教室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军老师讲授“马克思主义本体论”。
2019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八个相统一”要求,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了贺苗、陈诚平、马军、刘远亮等四位思政课骨干教师,经过一个暑假的集体备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开设了思政课改革试点课。
本次课程,除了将前期试点课中的改革创新举措继续广泛运用之外,依然有两位嘉宾走进思政课堂,和思政课教师同讲一堂思政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产生了良好教学效果。
在讲授“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点的时候,试点课引入了备受同学们关注的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并邀请西北工业大学人才特区教授、博导王琦来到同学们中间。王琦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发表学术论文共计100余篇,20余篇论文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多篇论文获IEEE/Springer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并获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王琦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技术特点,并和同学们一起展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同学们充满了兴趣,与老师交流互动,对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的焦点问题,王琦老师的回答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
通过这场精彩的交流,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总结,最终落脚到了“实践”上,而通过两次课程的学习,更让同学们从理论中明白了“奋斗”的道理。当马军老师抛出了“青春·奋斗·幸福”的主题时,刚从航空学院硕士毕业的戴维来到了教室。
戴维在学生时代便是学校的创新创业明星,更是励志成才的青春榜样。他先后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等60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创业成果被授予全国优秀创业项目、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团队等荣誉称号。
戴维从自己的学习和创新创业经历讲起,用一个个鲜活的成长故事,生动诠释了学习不息、奋斗不止的精彩青春。同学们深受感染,教室中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你从自己的经历怎样体悟唯物辩证法?是实践更重要还是所谓的命运更重要?”同学们的提问又将主题带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课堂,戴维生动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的理念更加坚定在同学们心中。课程结束后,还有不少同学继续与戴维交流。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马军老师热情洋溢的总结中,本次课程圆满结束,同学们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更对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成长有了更深的体会。
本次邀请嘉宾走进思政课堂,是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尝试。学校还将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交流,不断增加思政课的育人素材和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形成立德树人合力。
在后续的改革试点课中,课程将在不断增强课程政治性、学理性的基础上,广泛采用互动式、探究式、启发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更有时代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采用5G通讯、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手段,邀请各方面专家走进思政课堂,精心组织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开展研学沙龙,扎实推进经典研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并以学生的获得感作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评价标准。希望通过改革,探索思政课“金课”建设标准,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促进思政课质量水平整体提升,更好地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吴闻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