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6日18:45,西工大“启真明智”第七期读书会在钉钉线上如期举行。此次读书会由我院硕士生黄清涛担任主持,本期读书会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节作为研读篇目,因第二节篇幅较长,主持人提出,本次读书会先以第二节前半部分作为讨论重点,第二节剩余部分将在接下来的读书会中继续研读。此次读书会由我院副院长张云龙教授以及数位硕博生共同参与。
读书会开始,主持人首先回应了往期读书会中,大家提出的问题,在查找资料和请教老师的基础上,对往期读书会的遗留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谁是主导者,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含义,性质以及特征等,做了详细解答。随后,马淑欣同学分享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节的读书笔记,并向大家分享了张奎良教授的一篇文章“《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170周年”,与第二节内容结合,重点介绍历史的实践展开,人类历史的四个前提:全部人类历史就在物质资料生产、扩大再生产、人口生产和意识生产四个前提下全面地展开了。其中,人口生产内在地包含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因此人类历史上的四个前提也可以看作物质资料生产、精神生产、人口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人类历史就是在这四种生产的相互交织、紧密配合中展开的。滕洋洋同学分享了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节的感受,提出了自己认为比较难懂的章节和问题。
随后,大家进入分段落精读和提问交流环节。周家欣、田润等同学围绕“即使感性在圣布鲁诺那里被归结为像一根棍子那样微不足道的东西,但它仍须以生产这根棍子的活动为前提”、“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也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原始形态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孩子是丈夫的奴隶”、“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实地这样想像:它是同对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其他的东西;它不想像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像某种东西”等难懂段落,展开了详细讨论和交流,张云龙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分工的形成以及马克思对分工的态度、黄清涛同学结合相关期刊文献谈了对分工的理解,马淑欣同学谈了马克思分工理论与涂尔干分工理论的差异,每位同学都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与知识积淀,分别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对上述问题的理解。
不知不觉中,读书会又持续了三个小时。最后,主持人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和读书态度,尤其是之前不常发言的同学,在本期读书会中也开始分享自己的观点,在下一期读书会中,将继续研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节,期待并欢迎老师和同学们的参与。
启真明智|读书会是由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研究生院共同主办的、以阅读经典著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旨在拓展视野,分享交流,启迪真知。
(文|马淑欣 图|黄清涛 审核/吴闻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