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创设“讲道理——以研促教seminar”。第一期“以四史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于5月7日上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发分中心和课程思政分中心智慧教室召开。本次教学研讨会采取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开展,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兵教授受邀参加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蒲传新、思政课教师、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等8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贺苗主持。
本次教学研讨会分教研分享、师生对话和专家提升三个环节。
在教研分享环节,《新中国史》课程负责人马新蕊副教授做了依托党建开展“四史”教学的分享,指出以支部建设为契机,推动”四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以习近平总书记大历史观为根本遵循,准确把握新中国史的主线,积极回应学生关注,及时纠偏。《社会主义发展史》课程负责人山磊助理教授做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推进“四史”课程建设的分享,认为只有通过全方位引入思政育人要素,使广大本科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主题、历史脉络、历史规律,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共党史》《改革开放史》课程负责人赵海霞副教授,对“四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依托科研开展课程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教学工作规划进行分享,认为“四史”系列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师们对相关内容的研究,教师需坚持历史审视与现实观照相关联,进一步加强四史相关的研究,持续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持续拓展话语边界,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蒲传新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加强高校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师生对话环节,学生分别对上“四史”系列课程中自己收获及需求进行反馈。学生们普遍认为,学习“四史”系列课程收获很大,但亦指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班级规模过大,不利于互动参与;专题老师不同、教学内容相互割裂、系统性不够;希望课后布置思考题等。针对学生的反馈,赵海霞副教授表示,这些问题对我们提升“四史”系列课程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的针对性非常有帮助,我们将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究,优化课程专题设置,创新教学方式。
在专家提升环节,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兵教授对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进行辅导,指出,在“四史”系列课程教学中,一定注重大历史观,从中国史中看当代史,从世界史中看中国史,从人类历史发展看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从纵向横向比较中增强四个自信;从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看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努力。要讲为什么行,也要讲曾经为什么不行,才能看清今天为什么行,这是实践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要求。同时,要从他者的角度更客观讲好历史,避免自说自话,要用他者的案例观点为我们的历史价值观的塑造服务。同时关注学生思想中的困惑,回应热点。以科研促教学,以内容为王,问题为王。只有以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为切入点,才能讲明白道理,这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足根本。
“四史”系列课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学院前期就“四史”系列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多次统筹安排。此次“以四史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教学研讨会为深入推进我校“四史”系列课程建设,大力提升我校“四史”系列课程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也为今后我院“四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开展省级一流课程申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文:赵海霞 审核:蒲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