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动态 -> 正文

暑期实践进行时|走进赤牛坬 助乡村振兴——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陕西榆林的红色研学之旅(二)

时间:2024-07-24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了解目前乡村振兴现状及发展方向,2024年7月20-22日,响应榆林市2024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红色基因传承 担当青年使命”实践队前往陕西省榆林市佳县赤牛坬实地参观考察。赤牛坬村是榆林市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生态村、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实践队成员通过亲身体验、面对面交流,了解赤牛坬村近年的发展变化,更好挖掘乡村建设资源,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1.走进民俗博物馆

赤牛坬民俗博物馆是陕北唯一规模化的民间自建民俗文化博物馆,也是全国最大的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7月20日,实践队来到赤牛坬民俗博物馆参观学习。馆内设有民俗文化博览室、农耕文化博览室、灯展室、工匠器械室、度量衡室、红枣博览室、传统饮食博览馆、五谷杂粮馆、婚丧嫁娶展览馆和服装鞋帽馆10个展馆。通过再现陕北农村生产生活场景,全面展现陕北农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深刻体现“展示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表现丰富而博大精深的陕北农耕文化,为我们再现逝去的岁月、记录历史的脚印。

2.游览民俗文化村

赤牛坬民俗文化村文化厚重,近赞远扬。春节文化活动是陕北传统文化活动的活化石。村里每年正月初四到初六都会举办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千人传统大秧歌、转九曲等民俗生活实景表演,深受群众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好地保护民间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村里成立了佳县农耕文化研究会、赤牛坬原生态民歌演唱团,成功举办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现场会、晋陕蒙三省六市伞头秧歌大赛采风活动,被榆林市文联、民间艺术研究会确定为陕北民间艺术活动采风和原生态民歌培训基地。

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事业,村里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在抓好红枣产业的同时,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改造旧窑洞1000余孔,新修农资超市和乡村医院,新修民俗文化大院,新建文化柱5副,新修景观文化亭三个,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家乐20余家。农舍陈设的农具、家具、瓷盘、陶罐都按传统方式摆放,真实反映陕北农家的民俗和生活习惯,游客可住窑洞、吃农家饭,真实体验悠闲的农耕生活。

3.体察特色民俗风情

走进赤牛坬村,独特的自然风光会让人感受别样的艺术景观。四周群山环绕,轮廓分明,林木茂密,勃勃生机,花木葱翠,莺声燕语,给人远离尘世喧嚣之感,犹如回归大自然的体验。7月21-22日,实践团队实地考察乡土民情,参观红枣博览室、传统饮食博览馆、五谷杂粮馆。酒文化作为陕北文化的重要部分,不仅展示了陕北文化的魅力,更显示了陕北人的爽快个性。赤牛坬的“酒鬼家族聚落部”中,从次递摆放的酒瓶到墙上张贴的历代酒具以及酒史、绘画、诗词等全方位展现中华光辉灿烂的酒文化。为了传承酒文化,赤牛坬村动员村民们将酒瓶变废为宝,制作成精美的艺术品,历时数年,收集各式各样的酒瓶一万余件。通过酒瓶和酒文化领略从古至今的文化发展脉络,窥探神秘而又充满故事的奇妙,一种造型,一种含义,一个字符,一种色彩,每一处都彰显独特的文化寓意。

近年来,赤牛坬村抢抓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政策机遇和扶持资金,推动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并依托陕北农耕文化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打造原生态实景剧,既实现人人是演员、人人有事做、人人能致富,也要打造有独特优势的陕北窑洞群落,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新路子。

本次社会实践成果丰硕,实践队成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展现西工大学子的良好素养。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在新征程中,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开拓创新,不断自我突破,勇往直前。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祖国建设、民族复兴添砖加瓦,为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文:王炳涵

图:滕洋洋

审核:李刚

上一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书会”获马研会两项荣誉及2023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资助计划顺利结项

下一条:陕西人民出版社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