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读书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读书会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42期“启真明智”读书会

时间:2023-05-16 浏览量:

2023年5月14日,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42期“启真明智”读书会通过腾讯会议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由学院齐承水老师主持,张起梁老师、福州大学吴美川老师,与硕博同学们一起阅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最后一部分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组同学就《费尔巴哈论》的最后一部分中“这样,自然界也被承认为历史发展过程了。而适用于自然界的,同样适用于社会历史的一切部门和研究人类的(和神的)事物的一切科学。”这一段话引出了问题:历史是否是有规律的?历史规律是否具有必然性?吴美川给出了肯定答案,社会发展遵循其本身固有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在某种条件下发展到某种状态是必然的。历史必然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多篇文章中也深刻阐述了历史是有规律的,且历史规律具有必然性。齐承水也同意此观点,认为这也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还要看到历史规律的偶然性,比如历史上出现的一些英雄人物。张起梁补充到历史必然性其实就是社会存在发展的规律,并指出历史必然性是人们生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必然性是人们实践的结果,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历史必然性才能得以实现。

第二组由赵双红同学提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批判神创造的人和费尔巴哈思想中“类”的人前提,将人从旧唯物主义哲学家的逻辑、概念中抽离,把“抽象的人”拉回到物质生产领域,成为劳动的人、实践的人、有血有肉的人。那“现实的人”有什么具体的思想内涵吗?吴美川回答道: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中,对人的存在条件提出了客观的观点,他们建立在人本身的需求上提出了自然人必须具有的客观条件,将其理论建立在抛开了词句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自然存在的客观需求等一系列客观存在上。从生存着的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他认为“现实的个人”首先是有自然中活着的个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人是现实的自然世界中的一部分。从生产物质资料的角度来看,人们探究自身本质的前提一定是要能够生存,生活资料是人生存的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此条件表达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生活资料。从不断产生新的需要的角度来看,现实的人在从事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也有着其他现实性的需要,因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满足生活需要的活动、满足需要而使用的工具以及生活资料又会引起新的需要,再基于新的需要,不断进行再生产。

第三组由陈思涵同学提出问题:如何认识“真正的社会主义”?吴美川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其实就是对于德国哲学的批判。因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直接将英法的共产主义思想等同于德国自身的哲学,“他们接受了英国和法国的某些共产主义思想,把这些思想和自己的德国哲学前提混为一团。这些‘社会主义者’——或者像他们自称的那样,‘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认为外国的共产主义文献并不是一定的现实运动的表现和产物,而纯粹是些理论的著作,这些著作完全像他们所设想的德国哲学体系的产生一样,是从‘纯粹的思想’中产生的”。在“真正的社会主义”看来,不论其出身于何处,都是概念范畴的演绎,其与现实社会运动没有直接和必然的关系,而只是纯粹的理论。我们能够看到,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文献的理解,既不是立足于英法的社会存在,也不是立足于德国的社会现实需要,而是立足于“德国哲学”的批判。

图文:顿昱璇

审核:李刚

上一条: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书会第三十六期活动顺利举办

下一条: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书会第三十五期活动顺利举办